(相关资料图)
.天津北方网讯:6月8日,2023年天津市常见恶性肿瘤联合筛查项目正式启动。从即日起至11月,本市将在市内六区进一步推进天津市常见恶性肿瘤联合筛查项目,预期为8980名40-74岁天津市常住居民提供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4种常见恶性肿瘤的免费在线癌症综合风险评估,并为评估结果中提示为“中高风险”的居民,免费提供社区初筛检查及市肿瘤医院免费进一步复查。
.我国肿瘤登记数据显示,肺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和胃癌等常见恶性肿瘤是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重要死亡原因。开展常见恶性肿瘤早诊早治,提高早诊率,降低死亡率,是我国癌症防控工作的关键措施。自2017年起,本市开展了常见恶性肿瘤联合筛查项目,2020年起承担“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陈可欣介绍,截至2022年,常见恶性肿瘤早诊早治项目已实施六年,累计在15.3万人中完成了18.4万人次的有效筛查,发现超过8千名高危人群。目前,本市常见恶性肿瘤联合筛查模式取得初步成效,预期也将降低本市常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
.居民可选择手机登录天津市常见恶性肿瘤联合筛查系统(网址https://c-blast.tjmucih.cn:10443/tjzl/)或扫描平台二维码(见文末)进行信息填报和筛查申请,也可关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微信公众号搜索“癌症筛查”进行申请。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流行病室副研究员黄育北表示,很多老百姓来是通过家族史来判断自己是否为高危人群,但在这方面很多人存在着误区。比如,有的人父亲患胃癌、母亲患乳腺癌,那么这个人就认为自己有遗传史。但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加,每个人都有患癌症的几率,只有一级亲属中有两个人患同一种癌才认为是有家族史。
.“最简单的例子,肺癌最重要的高危人群是重度吸烟人群,有简单的计算公式,每天吸烟超过一包,乘以吸烟的年份,就是吸烟包年,吸烟超过30包年一定是高危人群,要定期接受肺癌的筛查。”黄育北介绍,“乳腺癌是女性第一高发肿瘤,不生育、不哺乳、流产,这些都会增加乳腺癌发生的风险。女性从怀孕、生育到哺乳是女性乳腺细胞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被任何因素中断,乳腺细胞就会停留在未完全成熟阶段,在外界因素刺激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癌细胞。”
.为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筛查需求,与往年相比,本次筛查项目进行了三大优化。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流行病室主任宋丰举介绍,今年的筛查项目延长了初筛申请时间,将最大限度保障筛查居民能够自行选择时间申请筛查。我们仍然建议居民尽早提交申请,以免社区额满为止。此外,增加了针对高危人群的邀请筛查服务。除了民众自行申请筛查外,平台会以短信方式主动邀请既往经筛查评估为中高风险居民参加筛查,社区医生也将会通过电话方式再次邀请。并且增设了防癌健康素养测评和心理测评。居民完成在线问卷调查,自动获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科学防癌建议后,同时将接受“防癌健康素养”为核心的科普调查及“一般心理健康状况” 测评,以减少防癌认知误区,并引导高危人群关注自身心理健康,避免讳疾忌医,选择科学、正确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恶性肿瘤筛查复查。(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