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谢玄
一个贩交买名的up
(资料图)
我们今天补完四十三集
海瑞就好似被动参与了个闯关游戏
一路怼翻了BOSS派的大小爪牙
终于是走到了正主面前
连高翰文这帮中过进士的翰林
都没见过大明的终极BOSS
小小举人海瑞
自然也不知道进来的黑衣人姓甚名谁
但从牢里旁人的反应
以及眼前人的着装气场来看
不难察觉他的特殊之处
虽不能确定
海瑞心中也有了猜想
(17:42-17:52)
这一幕的镜头布置的极具巧思
阴阳交卦是贯穿全剧的一个
近乎预言式的走向
海瑞与嘉靖在人物特质上
也可谓呈现阴阳两极般的对立
两人的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交锋
在画面上肯定是要做渲染的
但海瑞此刻只是一个阶下囚
所处的就是一个简陋冰冷的牢房
如何以此烘托整个氛围
非常考验导演的布局功力
笔墨用浓了写实感就虚了
与眼下整个场景的色调不符
铺垫太少又衬不出这一见在全剧中的重要性
剧组非常巧妙的用了身后的窗户
作为照耀擂台上两位选手的追光
而难分内外的木栏
仿佛把嘉靖也关在了里面
正是“权利”、“精神”两位囚徒的暗喻
这组画面既契合剧情中的实情
不落刻意的匠气
又足以传递出这场交锋的画外音
正合拙中现巧之意
(17:56那么-18:18他们的话)
要论不粘锅
嘉靖确实无愧最终BOSS
其他人大多是规避风险
把雷抛给别人
嘉靖则更绝
主意我拿好处我领
骂名你担送死你去
明明是一人独治
却能演绎出无为而治
满朝误我的样子
在玩法上领先臣子们一个版本
(托付)
此刻嘉靖仍是如此
他害怕海瑞上了辩经大会
把所有人都给锤了
导致自己和朝廷的脸面荡然无存
所以偷偷来搞预答辩
亲自当评委和海瑞battle
如果海瑞辩输了
就安心放他上场
为自己挣回脸面
这样的把戏却用
“那么多人审你一人
量你也不会心服口服”来遮掩
并且为了防止这次预答辩难不住海瑞
有损帝君形象
嘉靖还铺好了退路
——把自己的问话假托是翰林院国子监问的
海瑞应答不了自然是输了
而海瑞真驳倒了所有人
那也不过是辩赢了饱读圣人书的废物们
和我忠孝帝君有什么关系呢
(18:29大人-18:37任职)
毕竟皇帝当惯了的人
举手投足的派头都不一样
嘉靖不肯真拉下脸说假话冒充个彻底
回了一句既真又虚的话
虽然反应机敏
但这样的回答就成了一种不打自招
姿态比首席秉笔不知道高到哪里去的
大明朝还有谁呢
(18:48华夏-19:00汉文帝)
注意之前镜头里一闪而过的细节(17:57)
嘉靖是拿奏本看过的
所以嘉靖这番问话并不全是假托
他是依照奏本发问
再根据海瑞的回话自行发挥
既可以在名头上让翰林院的书生们顶锅
又能把奏疏作为参考资料
选用他们提供的批判角度
(19:09文帝之贤-19:26圣上)
与上一场成语达人赵贞吉的攻击性相比
(詈骂剪辑)
李清源这一问的力度非常低
治安疏里汉文帝很显然是个正面教材
海瑞的意思是
贤如文帝都需要被匡扶过失
你嘉靖凭什么让诸臣闭嘴拒不纳谏
李清源的责问
重点放在海瑞攻讦文帝上
属于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正是李清源的“心机”所在
——不去谈海瑞具体骂嘉靖的内容
反倒去纠结海瑞是不是影射
就避开了海瑞真正“大逆不道”之处
这也照应了后来李清源被逼着批判海瑞时的表现
(19:33如此-19:56贤君)
嘉靖今天来的动机很复杂
除了亲自和海瑞battle试图挽尊
也是对海瑞的考察和对自我的审视
嘉靖心里不愿承认却极其担心的地方在于:
海瑞就好像一面镜子
里面照出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大家眼里和未来史书上的自己就是什么样子
所以嘉靖的话里
既有批驳也有问询
嘉靖质问海瑞
他心中的贤君是谁
就存有这两个动机
既是对海瑞的驳斥
——你这种连汉文帝都不认可的人
说的话能有什么价值
也是对海瑞探问
——那么你心理到底什么才算好皇帝
海瑞抬出三代
对嘉靖而言颇有些用政治正确
打败政治正确的味道
黄宗羲评价三代时说:
“三代以上有法
一二代以下无法”
所谓“三代有法”
是指“知天下之不可无养也;
知天下之不可无衣也;
知天下之不可无教也;
未尝为一己而立也”
而一二代无法是指
“后之人主
既得天下
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
子孙之不能保有也
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
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三代精神的核心是天下为公
主张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而最体现这点的是禅让制
文帝再贤
他治下的天下也是姓刘的
总归及不上三代
但三代与其说是一种可借鉴的榜样
不如说是一种理想象征
是儒家为后人描绘的一个历史桃花源
正经讨论缺乏现实性
直接批驳又万万不能
嘉靖吃了这样一个左右为难的憋
当然非常不爽
只能纠正海瑞要审清题目:
限定是三代以下
海瑞的真正意思是
你要问我心中的理想标杆
那就是三代
莫说君为轻
皇帝都不应该归朱家一姓
你要谈现实榜样
那就是文帝
说文帝存在问题那是相对三代而言的
并未因文帝存在问题而否定文帝之贤
所以你嘉靖说我攻讦文帝纯粹是胡扯
(20:00既认-20:40不值一驳)
海瑞都写出了
“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这些话来了
还犯得着用影射这样的把戏吗
这简直是我都从南天门砍到了蓬莱东路了
你却喵的问我眼睛干不干
汉文帝是海瑞列举的正面标杆
嘉靖则是个反面教材
真用汉文帝影射嘉靖
不是黑了嘉靖而是作践了文帝
你忠孝帝君配吗
李清源这些人始终不愿也不敢
言及治安疏里那些重量级的话
一味对着起引子作用的汉文帝发挥
这样的批评就显得极其无聊
所以海瑞都懒得回驳
(20:51臣的-21:02不值一波)
围绕海瑞詈骂君父来谈治安疏
就失去了治安疏最核心的意思
但海瑞以此说
所有人都没看明白治安疏倒是未必
大家不是看不明白而虚空打靶
正是因为都看懂了
才纷纷绕开核心问题
要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怎么可能题题都能避开正确选项呢
对话进行到这里
海瑞可以说是处处防御
结果前有赵贞吉不信邪
现有嘉靖给脸不要脸
海瑞只好又开大了
(21:24汉文帝-21:45生息)
庄周在《渔父》篇中
写了一个“畏影恶迹”的故事
说有一个人因为害怕影子厌恶足迹
所以不停奔跑以摆脱它们
结果越跑足迹越多
影子也始终跟着自己
最后活活把自己累死了
庄子借着这个故事告诉世人
人越折腾越什么也做不好
越顺其自然越能垂拱而治
《道德经》里也说
“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文帝正是遵循此理
做到了修养生息
但海瑞也意识到
过于强调无为
会缺乏对公共领域的作为
和对公众秩序的维护
从而演变成一种失职
虽然道家在实现路径上与儒家冲突
但道家的终极目标和儒家是一致的
道家推崇“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
这与孟子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可谓异曲同工
所以无论是道家也好
儒家也罢
主旨从来都在民而不在君
而自称无为
把自己当做大号文帝的嘉靖做了些什么呢
(22:00可是-22:57远甚)
不论是教化约束百姓
还是无为宽纵天下
归根到底是以民为本
做到“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嘉靖则反向操作
逆练《道德经》
《道德经》说
“不贵难得之货
不见可欲”
嘉靖偏偏侈兴土木
一心放任欲望追求享乐
无为就成了他推卸责任的借口
《原臣》中说
“出而仕於君也
不以天下为事
则君之仆妾也”
这与海瑞的家奴说异曲同工
忠于天下而非私人的才能算臣子
只听命于君者
只能叫“奴仆姬妾”了
嘉靖打着老子的牌坊
干着纣桀的勾当
还幻想着文帝的名声
可谓枕着《左传》睡觉—尽做春秋大梦
(23:14我若-言之)
(我独-千秋万代)
海瑞这几句话便是再度唤醒了做梦的嘉靖
让他知道这几十年的做戏
只是掩耳盗铃的小丑表演
嘉靖纵然能吓住悠悠之口于一时
也绝不可能欺骗所有人于万世
杀了海瑞挽救不了嘉靖的口碑
只会给自己多添一份骂名
(23:46独你-直臣)
嘉靖审海瑞
既找不到他说话的错处
又掘不出海瑞个人的污点
他曾经的精神胜利法
摆在海瑞面前就都失效了
只能破大防地开始阴阳海瑞
这个忠、良、贤三连问
堪比经典名言
“你想到的海专精会想不到吗”
除此之外
嘉靖的话里还藏了几瓢
“为邀直名”的脏水
暗指海瑞是想博个“忠良贤”的名声
海瑞平静地回答嘉靖
自己只是直臣
仍然是想告诉嘉靖
自己绝无其他动机
只是实话实说
但对嘉靖而言
越是实话越是黑
嘉靖也就越发破防
(23:53)
“无父无君”
是孟子骂墨子的原文
嘉靖还是在玩圣人名义的把戏
断章取义的抬出了孟子压海瑞
好记性的帝君此刻就记不起
孟子还说过“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雠”
从班固撰写《白虎通义》开始
三纲成为了历朝
官方推行的意识形态
王朝统治者
把各家圣人的理论“去菁存芜”
缝合出了一套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单向责任制
大臣被要求
“善称君,过称己
臣有功,归于君”
在这样的准则下
处于下位的臣民子女们
任何违背上位者意愿
指出纠正上位者过错的言行
都可以归结为“无父无君”
这就终于从根本上建立了
君父只有中对大对和超大对的法理
(24:26出而-尔父)
嘉靖说直人不会和自己耍心眼
海瑞就恰恰是个
嘉靖都找不出毛病的直人
无论是方才的批判嘉靖
还是现在的自白
海瑞对嘉靖诉说的每句话里
都蕴含着赤诚的“真”
心术不正的嘉靖偏偏能洞察世事
就更不会看不出海瑞的这份恳切
这让嘉靖难受
更让嘉靖不知如何接受
(25:22皇上-26:13知否)
很难定性海瑞这话是问询诘责还是劝诫
天下百姓倒没几个像海瑞这么实诚的
会真把皇帝当父亲看
但天下的百姓侍奉皇帝
要远比照料父母付出得多
大兴宛平的饿殍们
赡养父母的钱粮
不都化作了嘉靖万寿宫仁寿宫的砖瓦了么
韩非子在五蠹中说:
“今先王之爱民
不过父母之爱子
子未必不乱也
则民奚遽治哉”
意思是君王对百姓的爱
绝不会超过父母对子女的爱
但亲情都靠不住
百姓怎会因为君王对他们好就不作乱呢
所以不要对百姓讲仁义
必须要对他们下狠手
这话倒是符合人性
并在宫墙之内有生动展现
譬如高祖太宗一般的父慈子孝
又如堡宗和代宗的兄友弟恭
但既然子女对父母的感情都靠不住
皇帝这个君父
又凭什么对百姓保证他的恩义呢
历朝历代之无耻就在于
他们既相信申商之术
对百姓毫无真情
又能打着儒道的旗号
自我宣称仁义
给万民当个不用负责的便宜爹
这正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说的
“他们这群人
又想吃人
又是鬼鬼祟祟
想法子遮掩
不敢直捷下手”
嘉靖想从君臣父子之义上压制海瑞
海瑞就直接跟嘉靖剖析
他这个“当爹的”都干了些什么
他的“子女们”又都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旁人吹捧嘉靖的“离九霄而膺天命”
不过是一件皇帝的新衣
被海瑞直截了当的拆穿了
面对海瑞这句“知否”
嘉靖只能涌现抵赖不能的恼怒和愧赧
嘉靖诘海瑞
就又攻守逆转
变成了海瑞批嘉靖
被海瑞击穿了所有的防御的嘉靖
被迫不断直视自己这四十来年的过失
这也是嘉靖临终前能“其言也善”的铺垫
(26:47-
方才海瑞还故意装作没认出嘉靖
请求嘉靖把他的话转奏皇上
此刻面对被自己的精神攻击
造成物理真伤而气血搅动的帝君
终于是显出了忧心君父的神色
海瑞越六神无主
越衬出他对这位皇上的深情
嘉靖知道自己的身份被看穿
便也不再掩饰
送了海瑞八个字的评语
27:30抬走)
这八个字除了面上的意思
还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
海瑞幼时起便单亲
自然是无父
一心为了天下苍生
以至于顾不上照料家人
可谓弃家
秉承民本思想
不把朱家和国家混为一谈
当然是无君弃国
这样来解读这八个字
正是对海瑞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念的赞扬
要面子的嘉靖不可能放下他的威仪和尊严
只能用他最喜欢玩的猜谜游戏
藏了一个褒奖海瑞的谜底
嘉靖作弊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
自然是不可能广而告之的
所以大堂上除了陈洪
其他人都蒙在鼓里傻等
陈洪见此时来人只有石秉笔没有海瑞
猜到事情起了变化
——不带海瑞前来
说明石秉笔和嘉靖都没能搞定海瑞
(28:29皇上-28:53便是)
在人心和史册的擂台上
嘉靖成为了彻头彻尾的败者
知道自己赢不了的嘉靖
只好放弃要在心理上战胜海瑞的念头
搞闭麦的单方面宣判
强行找补自己的面子
旁白有一段心理描写
说为今天这场大辩论
忙活了一个月的群臣
此刻听到嘉靖又起幺蛾子
居然极为麻木
觉得嘉靖改主意自然地就像
“船行至桥洞要放下桅杆一样”()
可见群臣被嘉靖折腾得
已是何等的脱敏了
从审海瑞开始
陈老二连配角的戏份都没捞到
好不容易给个建议
还遭了嘉靖一顿嫌弃
他的狗牙早就饥渴难耐了
此刻回到了属于自己的
不问是非只须污蔑的主场
陈老二的脸上
冒出了“终于轮到我了”的兴奋()
(29:10皇上-29:31拿主意)
嘉靖打哑谜的把戏玩了这么多年
筛选出来的人当然都会咬文嚼字
在座的俱是“文苑理学之臣”
三法司的堂官无一到场
“论罪”二字的重点
自然不在“罪”而在“论”
旨在所有人都卖力上阵狠批海瑞
撕掉他这幅“忠良贤”的画皮
以此向天下展现
群臣对帝君的支持
海瑞才是自绝于大明的奸贼
而谁要是对批海瑞这样的事出工不出力
企图逍遥事外
自然也是身怀二心的同党
明白这层意思的陈洪
立马化身成了督战队
驱赶所有人踏上批海瑞的战场
(30:19从左边-30:28得说)
喝了孟婆汤的周云逸
虽然遗失了前世的记忆
当初甘被杖毙的风骨
却没有丢在奈何桥上
面对陈洪的施压
仍保有着内心的底线
不肯说太多违心的话
虽不能硬抗
却以海瑞不在
问话无人应答为由
企图逃课
既然法理原则都不重要了
有没有海瑞出场就更不重要了
嘉靖要的是
即便枉顾事实抛弃廉耻
折损风骨有背德行
群臣也能够一心听命于他这个大明君父
陈洪对此心知肚明
所以干脆把流程再简化一下
直接挨个问
此时的辩经大会
就彻底沦为了奉上灵魂的皈依仪式
()
(31:17李清源-31:45回答了)
貌似耿直的李清源
对陈洪别有用意的讯问
使出了化劲
陈洪甚至都没觉得李清源这算开始
李清源居然就告诉陈洪已经结束了
饶是一贯神色阴鸷的陈洪
脸上都呈现出了
“小小眼睛大大困惑”的样子
场面看起来颇有些滑稽
重启了一下脑子的陈洪
岂肯就此放过李清源
他进一步收窄了问话
不给李清源打太极的空间
(31:47他詈骂-32:02绕圈子)
从嘉靖之前翻到的
李清源的奏本
到此刻李清源的绕圈圈
都可以看出来李清源
一直想把海瑞的罪
圈定在骂嘉靖的形式而非内容上
从而规避掉对具体内容的表态
清流们既不敢承认海瑞骂得对
也不愿否认海瑞骂得对
注意李清源说出“便是不对”前的停顿
和说出这句话时神色的勉强
这两个细节到位的演绎出了
这位清流的挣扎与抵抗()
电视剧在李清源对着陈老二闪转腾挪时
却分了一个镜头给赵贞吉
被逼迫至此的李清源
仍旧不肯真正拉下脸来批斗海瑞
这与赵贞吉之前那副披挂上阵
充当急先锋的模样相比
可谓云泥之别
这样的映照让赵贞吉无从面对
自然显得如坐针毡
被陈洪咬住不放的李清源
抬出了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更无不是的君父”
这两句毫无道理的
曾被裕王用以压服群臣的话
李清源当初对这两句话嗤之以鼻()
万没想到这话
居然有一天能成为自己的挡箭牌
真可谓“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发言你能用我也能用
(32:30这两句-32:44收回就是)
李清源这里玩了个偷换主体的把戏
他说海瑞骂嘉靖不对
是指“骂嘉靖”的行为不对
而不涉及对“骂嘉靖”内容的定性
陈洪质问李清源的则是
“骂嘉靖”的内容对不对
所以两者嘴里的“骂嘉靖”
只是叫法一样外延是不同的
李清源故意混淆了两个外延
把陈洪质疑自己
不肯就海瑞实际骂的内容表态
曲解为陈洪在质疑“詈骂君父便是不对”
从而创造出了
陈洪在反对裕王和圣人的陷阱
没学过形式逻辑的陈老二
一时也没搞明白李清源的把戏
但他生怕自己再说错话
会落下反对圣人裕王的口实
只能拉石秉笔出来顶缸
吃着瓜的石秉笔
没想话筒突然给到了自己
很显然慌了神
陈老二上了嘉靖的贼船
只能一条道游到黑
石秉笔则完全没必要封死自己的后路
去和占着圣人名义
背后又有裕王的清流们过不去
所以李清源打太极
他也跟着和稀泥
直接让大家把驳海瑞的奏本汇集成册
制成合订本派发各省
徐阶高拱见石秉笔递了这个台阶
马上接了茬
打算就坡下驴
(33:52:王用汲-呈上来)
李清源耍滑头
其他人的奏本又如何会没有花招
所以陈洪才搞起了人人要过关的审查
石秉笔终止这场缺席审判大会
等于直接放过了众人
卖了群臣一个好
陈洪对嘉靖而言
卖点就是一个“狠”字
嘉靖一旦对今天这般大事化小的结果不满
怒气就会全砸到陈洪身上
陈老二岂会任由他们创造一个
只有自己受伤的世界
李清源不好突破
就从更特殊的王用汲身上下手
势必要搞出大风大浪来向嘉靖交差
(34:16下官-34:26皇上)
整部剧润莲都践行着
“你在前面走
我尽力跟”的信条
诠释着何谓“嶙峋骨”
旁人为了自保
多少要说几句不甚痛痒的违心话
润莲则连这个稀泥也不肯和
谭纶以盐井的事劝王用汲谋身
王用汲却反过来以盐井明志
他知道自己很可能因为不肯批海瑞而获罪
导致查出来的盐井案子不了了之
便抓住这个最后机会
当着所有人面陈奏出来
(34:30露出-35:00商量)
润莲的话正合陈洪心意
他终于又找到了搞事的理由
陈洪这番话可谓句句歹毒
就是想把润莲打为海瑞同党
如此海瑞上治安疏的性质就变了
旁白说陈洪在这即将浪静之时再起妖风
莫说清流们
连司礼监的太监都心生腻歪了()
侧面也可见众人与嘉靖之离心离德
到了何等地步
润莲其实很想承认自己与海瑞商量过
以此分担海瑞的罪名
但是他确实未曾与海瑞商量
君子不可欺心
更重要的是
他承认了与海瑞商量
非但不能减轻海瑞的罪过
反倒要坐实勾结
真成了藏在朝廷里的海王集团
所以润莲于公于私都只能实话实说
否认参与了此事
(35:11杂家-35:45小人)
有一个人
喊干爹的时候比狗谄媚
却数次往干爹背后捅刀子
挤走了干爹不算
还千方百计要往干爹身上泼脏水
真想知道讲义气又看不起小人的陈洪
要如何锐评这样的玩意
陈老二这套捕风捉影的说辞极其阴险
左右都是陷阱等着润莲
王用汲要是澄清自己与治安疏无关
就能给他泼上敢做不敢认
卖友求生的脏水
而他要是吃了陈洪的激将法
站出来维护海瑞
更是要坐实结党的罪名
(35:59我做-36:14)
到底是温润的君子
王用汲的反驳也是如此平和
电视剧里众人的笑声其实并不合理
不论是王用汲的话还是此刻得氛围
大家都不可能笑得出来
小说讲众人听到王用汲的话直了直身子
在心中为王用汲喝了彩
就要比电视剧更符合眼下的境况
电视剧这样的安排
就有些过于朝向剧外观众了
陈老二没皮没脸惯了
在众人鄙夷的氛围下逆风输出
把“老太监靠墙喝粥”的精神贯彻到底
继续死咬王用汲
还是要把事情搞大
(36:23不是-查案)
(37:02就此-君子之风)
润莲未能忘情
不愿理会这些蝇营狗苟
终于是遂了陈洪的愿
他的番肺腑之言
在别有用心的陈洪嘴里
就成了勾结的口供
(37:26海瑞-37:37听到了)
君子固然坦荡荡
小人倒未必长戚戚
自古热衷于告发
好给人定罪的小人们
不知道从中获得了多少带血的好处
没心没肺的他们开心还来不及
有什么好戚戚的
王用汲这几句坦荡的心声触动不了陈洪
被陈洪继续发酵
成了戕害自己的毒酒
小说里陈洪立刻逼着徐阶表态
而电视剧里徐阶是主动打断了王用汲
这就存有微妙的区别
(37:43五伦-之道)
老狐狸徐阶当然明白陈洪的用心
主动截断润莲
就是防止他继续贻人口实
并企图一笔带过王用汲方才露出的破绽
悄悄给润莲的话改个定性
陈老二深知徐、高背后是裕王
自己不能硬逼
而第一甘草李春芳从来谁都不敢得罪
陈洪也不好找他
于是赵英雄又又又又
成了唯一指定背锅人
(38:11正论)
不粘锅这么多年能耍心机
也是占了自己是权势更大一方的便宜
到了最高甩锅联赛上
他那套把戏就不这么好使了
徐阶能耍滑头
最重要的还是他身份不比旁人
有样学样的赵贞吉
并不具备先决条件
他复刻徐阶的招
也就不灵了
(38:20赵大人-38:51就好)
李清源一个国子监司业
区区四品
面对陈洪的逼问死不松口
最后搬出了裕王的话反杀了陈洪
到底保住了自己做人的底线
而赵贞吉堂堂阁臣
在这样的时刻
不但气度风骨统统没有
连这么多年玩权术的老本行
都比不上一个所谓饱读诗书的“废物”
以甩锅为立命之本的他
偏偏在这人堆之中避无可避
此情此景就充满了命运的嘲弄
(38:55按内阁抓了)
不粘锅被彻底拿捏
照着陈洪设计的台本走
陈洪得以如愿
以内阁的名头拿下了王用汲
陈洪非要逼赵贞吉下水
就是为了让内阁背锅
将来传出去
第一个挨骂的也是内阁
海王朋党案再有变数
陈洪也可以拿赵贞吉当挡箭牌
(39:04在下-皇上)
即将被押走的润莲更是再无顾忌
即便自己难逃粉身
也要把碎骨溅陈洪一脸
直接挑明了自己的奏本就是参陈洪属下的
当着所有人的面来了个自爆
陈洪万没想到在最后时刻
还是被王用汲当着众人深捅了一刀
(39:37他办-皇上)
陈洪方才往内阁扣了个锅
闷不做声的徐阶
反手就给陈洪送了份礼
王用汲的奏疏如果是由内阁转呈
未来被嘉靖或者陈洪淹了
那内阁也难逃没有如实上奏的嫌疑
由陈洪来转呈
这个案子最终的结果
都要算到陈老二头上了
陈老二上奏就是举报自己
不上奏更是授人以柄
这叫“猫屁股上涂辣椒”
舔不舔都难受
(39:56肃静-40:13朋党)
生怕眼下的动静还不如嘉靖意
陈老二还要特意强调一下
这次的会议决议是内阁的意思
海王被打为朋党
至少还有润莲这段发言做“证据”
黄锦从头到尾和海瑞就没有过接触
也能成为海王集团的成员
这也算是屡见不鲜的故事了
——毕竟反对我的是同党
同党才会反对我()
(40:29会同-40:47)
陈洪前脚说按内阁的意思办
徐阶后脚又说按司礼监的意思办
主打的就是一个互相谦让
当然徐阶和陈洪不同
陈洪是提前打个埋伏
徐阶是真的只能按陈洪的要求做了
小说讲赵贞吉被陈洪摆了一道
只能尴尬的红着脸
希望恩师替自己辩白几句()
徐阶被陈洪逼到如此地步
海瑞眼见不保
鸽派的黄锦也折了进去
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向裕王交待
哪还有余豁分给赵贞吉呢
电视剧里徐阁老这个一闪而过的斜瞟
更是耐人寻味
上一次审海瑞的赵贞吉
只是被人撕掉了他的画皮
这次则干脆连骨头都让人看出来了
赵贞吉逢迎皇帝往上爬犹可理解
这次屈服于陈洪淫威
公然构陷海瑞王用汲
政治生命算是终结了
未来清流阵营对赵贞吉之厌恶可想而知
陈洪与这位英雄好汉又尿不到一个壶里
赵大人割了也进不了司礼监
赵贞吉经此一事
彻底成了无根的孤儿
我们当然很容易
而且极为有道德依据的鄙视赵贞吉的种种
但赵贞吉所面临的
是人无法置身事外
只有害人和害己的困境
这是个被大明王朝全剧
一次次地摆到了我们眼前的难题
钱理群老先生
曾谈过一个学生向他诉说的困境:
学生被要求就某个问题表态
不表态他就没有毕业证
但他又不愿说违心的话
钱老先生说
如果他只告诉学生要诚实
他自己自然不会有任何损失
继续做着他的大学教授
学生却要为他这句话付出毕不了业的代价
这有违他的良心
钱老先生借着这个故事说起了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叫说真话
这听起来好像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底线
在实际中却是一个“高线”
于是又有了第二个原则
叫保持沉默
但正如大明所展现的一样
还有很多保持沉默也不允许的时刻
不得不说假话
这就涉及到说假话的另外三原则
其一是分清是非
必须知道自己说假话是一种错误
其二是说假话的前提
必须是被迫决不能主动
其三是即便说假话
也不能损害他人利益
把这回的赵贞吉
放到这些原则里
可以说他只违反了最后一条
也是最关键的一条
在大明这些抉择的场景里
我们代入道德高点时
选项就变得毋庸置疑
可当我们换位思考
正确又是那么难以坚持
但我仍然认为
这绝不是一个公婆都有理的相对问题
真正该反问自己的
是在思想上获得轻飘飘的道德满足感时
我们到底为那些厚重的代价做过几成的心理建设
真正该警惕的
是我们是否经已常常被血淋淋的真相喝退
用“现实难处”做了自己出卖底线的龟壳
(41:17贞者吉也)
“远者为缘,近者为因”
刘老师设计的这个结局
妙就妙在赵贞吉今日种种
都是他往昔亲手种下之因缘
明明是一场设计的戏
又好像真的是命运转动的结果
赵贞吉个例的结局
就成了一种悠长的隐喻
嘉靖斗海瑞
赵贞吉却先没了
面对这出工不出力的会议结果
帝君要做怎么样的区处
命悬一线的海瑞生机又在何方
我将在下期继续解读
喜欢这个视频
请点赞投币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