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热点 > >> 正文

全球极端气候灾害频发 保险公司如何更好进行气候风险管理

来源:金融时报 2023-08-15 09:57:16发布


(相关资料图)

今年夏季,北半球经受着极端高温天气的考验,加之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全球极端天气所导致的灾害和损失也在急剧上升。根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C3S)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具体而言,今年的7月比1991年至2020年7月的平均温度高0.72摄氏度,另外,7月31日全球海面的平均温度达到了20.9648摄氏度,打破了2016年的纪录。而在整个7月份,全球平均海面温度比1991年至2020年的平均值高出0.51摄氏度。

另外,美国气候预测中心日前警告称,从今年12月到明年2月,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可能性超过95%。而这也意味着今年北半球的冬季气温非常可能出现异常情况。美国气候预测中心预计,根据今年7月的数据,相信会出现强厄尔尼诺现象,11月至明年1月期间,气温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概率上升约1.5摄氏度。

而这些极端天气的出现,意味着包括洪水、高温、山火以及干旱在内的这些自然灾害在全球出现的范围、时间以及频率或将进一步增加。同时,这也意味着那些对气候变化以及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更弱的国家和地区,将更多地承受人员以及经济损失。

慕尼黑再保险2022年自然灾害数据报告显示,在亚太地区,2022年自然灾害造成了约7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美国飓风“伊恩”是2022年全球损失最重的自然灾害,而其余发生在亚太地区的自然灾害在全球五大自然灾害中占据4席。

“2022年亚太地区和澳大利亚由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约为700亿美元,比前一年多100亿美元。值得令人警示的是,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有保险,约为90亿美元。如果把日本和澳大利亚最大的保险损失排除在外,该地区的保险缺口达到了97%。非洲的情况类似,除了南非外,几乎没有任何严重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投保。新兴市场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为人们提供保护,并为不断增长的资产投保,以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财务冲击,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导致的天气灾害变得更加极端的情况下。”慕尼黑再保险董事会成员康安新表示。

由此可见,在应对经济损失的过程中,保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与此同时,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保险公司在承保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风险管理的问题。据悉,因野火风险增加及通胀攀升,美国州立农业保险和美国好事达保险公司宣布不再接受美国加州居民新的房屋保险申请。气候变化正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在一些高风险地区,假如索偿增长的速度超过保险公司调整保费费率的步伐,可能将造成保险市场的进一步不稳定。

明晟(MSCI)环境、社会以及治理(ESG)与气候研究部高级分析师董越分析提出,结合MSCI的区域物理危害指标工具和保险承保数据,可以对受保资产在面临不同灾害和气候情景下的风险暴露度进行前瞻性评估。MSCI的区域物理危害指标工具提供关于每一地区所面临的慢性和急性气候物理风险的风险程度,以地区灾害百分位数(0-100)表示。该百分位数覆盖超过10万个横跨不同行政层级地区。

具体而言,MSCI的区域物理危害指标显示,亚太地区所面临最严峻的慢性和急性风险分别是极端高温和热带气旋。董越表示,这些地区的财产保险在未来几十年可能面临更高的气候灾害风险。气候物理风险的加剧可能会伤害保险公司的盈利。如果保险公司因此继续减少保险的供给,可能会使当地居民投保不足。一般情况下,财产保险可以每年续保。因此,保险公司可以每年调整承保。然而,这可能导致承保策略上的短视。由于气候变化可能会改变财产保险在某些地区盈利吸引力,一些保险公司开始采取措施降低其气候风险暴露度。

另外,董越表示,相比起减少高风险地区的保险供给,部分风险偏好较高的保险公司可能希望在渗透率不足的市场发展业务。2022年,自然灾害估计造成全球平均313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这些损失在2022年的全球保险缺口(即不被保险覆盖的损失部分)为58%,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之一。而亚太地区的保险缺口为86%,大幅落后于全球其他地区。如此巨大的缺口为亚太地区的保险公司带来业务良机。

上一篇 下一篇
x
推荐阅读 更多

全球极端气候灾害频发 保险公司如何更好进行气候风险管理

2023-08-15

台媒曝张艾嘉儿子年底结婚,9岁被绑架轰动一时,将摆酒宴请众星

2023-08-15

女子收集重婚证据被丈夫当街杀害,凶手多次蹲守公司楼下

2023-08-15

摩根大通策略师: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将持于3%高位

2023-08-15

2023-08-15

爱武汉!爱江豚!

2023-08-14

美丽中国新画卷丨晒晒身边的绿水青山

2023-08-14

东软载波2023年上半年净利4654.91万 同比减少7.31%

2023-08-14

韦尔股份2023年上半年净利1.53亿 同比减少93.25%

2023-08-14

2023广州海珠区总量控制类引进人才入户申报指南

2023-08-14